封疆大吏

作者:香葱豆腐

第十九章 星期天



    其实杨柯和杨祸水并不比赵邀认识在前,当然,这些情况赵沈两人是无从获知的,下意识的就认为杨柯和那女人应该是有几年的感情了。为了面子,为了女儿,选择了忍耐,在杨柯面前,一直都没表现出来。其实每想起这些狗屁倒灶的纠结情感,不管是赵长德还是沈云仙,心中对杨柯都是充满愤怒的。

    “什么事啊?不能晚上说吗?”赵邀虽然停下了脚步,但口中还是嘀咕着。因为家里的相处模式基本固定,渐渐就形成了习惯,每天晚上回到家,父亲和杨柯总会说些话,并不差这么一会的时间。赵长德和别的官员不一样,别的官员回到家中,大多都是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琢磨事琢磨人,杨正和也差不多是这样,呆在书房的时间比较多,但赵长德每天都会在客厅里坐会,陪老婆孩子说说话。因为别人没有沈云仙这样睿智冷静的贤内助,其他人想半天没结果的事情,沈云仙几句话就能将事情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出来,这是别的官员羡慕不来的。

    “我给杨柯送政绩呢!”赵长德慈笑着看着女儿,戏谑的说道。

    听得父亲如此回答,赵邀果然就不说话了,拉了杨柯就坐父母对面,笑眯眯地等着。

    女大不中留啊!见女儿如此模样,赵长德两口子都摇头笑了起来。

    杨柯不清楚赵长德留他说些什么,听对方说要给送政绩,心中也是颇感诧异。

    “来,你先看看这个!”赵长德从旁边抽出一叠稿件递了过来,杨柯接过一看,是有关经济类的稿件,看样子还只是个未成形的大纲,但仅仅是粗略的翻看着,他就感觉这里面有些观点似曾相识。

    “你先拿去看看,仔细想想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这里面很多观点都是受了你的启发,你最有发言权。”赵长德在旁边补充道,听得赵邀眼睛忽然就亮了起来。

    杨柯翻看着这些稿件,确定这只是一本经济类著作的大纲的时候,心中不由得感叹起来,姜果然是老的辣啊!

    从稿件上来看,整个大纲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政治经济,从物质材料的生产、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等层层递进,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反映了当下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分析出了其局限姓,得出其最终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当然,这些结论其实是国内所有的政治经济学都会有的。

    第二部分是有关国内经济发展战略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因为西川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省份,民族经济出现在这里,杨柯丝毫不奇怪。这个部分的主体思想就是要将民族经济发展起来,里面对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经济现状都有分析,指出了现阶段民族经济所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和应该如何去选择发展模式等等。

    第三部分是有关农村经济的管理,第四部分是工商业的调整,在这部分里,盐城和阳城都成了例子!

    第五部分就强大了,把眼光放到了全国各地省份,主要是关于经济的合理布局方面的。而作者落款上,竟然同时落下了赵长德和杨柯的名字,令其哭笑不得,难怪对方会说是给他送政绩。在政治上,这种情况其实有很多,在他不需要的时候,这书就是赵长德写的,但在他需要之时,这书说成全是他的观点都行。

    杨柯并未看得太仔细,目前只是个大纲,要将其**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当然,省委书记出版经济学巨著,自然会有省委秘书处的笔杆子来当枪手,完全不需要自己动笔,而整本书成型之前,最终的润笔,估计还得交给他丈母娘沈教授。这些都不难理解,沈教授的名头是很好用的,这些年来,赵书记沾光不少,这一点连现在的政局委员、津门市委书记秦山都羡慕不已。

    而那些笔杆子,怕是还得去各地跑动取材,按照大纲将一些实录放进来,这是个辛苦活,以目前这几个部分所囊括的内容,就算是让五个笔杆子一人负责一部分,起码都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加上修改,时间还得往后推移一些,大概能在明年年中问世。而等到整本书真正完成,距离下次换届还有一段时曰,不少人看完这本书之后,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这些东西。赵书记的目光盯的是政局委员,这本书、这些观点,说白了都是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