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天作之合(一)
杨林转头他顾,被李梅走过来就是一巴掌拍在后背上,杨林呲牙咧嘴中,杨柯在旁边乐呵呵地看戏。因为即将结婚,而且岳父岳母一家人都在,这个春节是杨柯过得最轻松的,到目前为止,他虽然好几次都看见老妈对他扬了扬手,但最终还是忍住了,那熟悉的巴掌没真正落下来过。
对杨柯来说,这真是个幸福年。
初七下午,陈桥终于安排好蚌县的工作带着家人赶到了,他和杨柯两兄弟感情很深,以前李梅对他格外好,如今杨柯结婚,他是无论如何也会抽时间过来道贺观礼的。
陈桥带来一个消息:洪书记来了京城!
听到这话,赵长德、杨正和、揭东平等人面面相觑,心中均是感叹不已。
洪伟进京城自然是来拜佛来了,最近他正在谋求外调,想来是有了些眉目了。
真要说起来,洪伟和杨正和并无什么芥蒂,当初杨正和在西川的时候,洪伟一直保持中立,读力经营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并不参与省委派系的争斗,与其他常委并没什么纠葛。当时的西川省委书记凌厉冉其实是很尴尬的,主要就是因为如今这院子中的几人和盐城书记洪伟。在其他常委心中,揭东平是属于那种咬人的狗不叫的典型,但他也很少插手西川的事务,一心经营着山城、一心推动山城直辖,如今即将通车的山城到榕城的高速公路,全线长三百多公里,就是揭东平上任之后一力推动修建的,被纳入了八五重点公路工程。
当时的西川省委对两个市影响较为薄弱,山城和盐城。这两位常委将自己大本营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涉及这两个市,省委的一些人事任命,若是没有这两位点头,都无法通过。相比之下,杨正和所在的榕城虽然掌控力也不差,但毕竟是在省委眼皮子底下,杨正和又与凌厉冉互相呼应,总得做些让步,相对来说还好些。
洪伟不插手省委的纷争,永远站在旁边看热闹,当时的盐城对西川贡献极大,这和洪伟是分不开的。这位的态度大概就是:该给的我给,该做的我做,其他狗屁倒灶的事情别来找我。比起揭东平的沉默与杨正和的重剑无锋,洪伟虽然不插手常委之间的纷争,但在盐城却是说一不二,极为强势。
说起掌控能力,这位在西川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就连杨正和都不敢说他一定能胜过对方。
武援朝到西川之后,洪伟对其帮衬甚多,若非是有他的帮衬和赵长德时不时的故意放水,武援朝在西川将会更加难过。此次洪伟谋求外调,想来武家是会给其找个理想位置的。
资历、能力、心机、手腕一样不缺,又有以武家为旗帜的派系力挺,洪伟此次调动,估计去一省主政是没问题的。洪伟没问题,这边就有问题了,这些年西川走出去的干部已经够多了,已经引起了高层的注意,这些调动说白了就是名额的问题,洪伟抢先占去一个名额,以后的西川自然就少一个,虽然这些东西不是绝对的,但对中央大佬来说,却是很自然的就会这样考虑。以后涉及西川的干部调动,估计第一句话就是:西川这些年出去的干部太多了点吧!
唯一能让几人稍感慰藉的就是,洪伟并非西川本地人。但真到了扯皮的时候,谁管你是哪里人,反正你就是从西川跳出去的。
这令人心烦的消息其实并未对赵长德几人产生多少影响,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杨柯和赵邀的婚礼。
九五年正月初八,乙亥年,戊寅月,己巳曰,宜婚嫁。
这是那位灰溜溜跑掉的大师的原话。
杨柯和赵邀的婚礼虽然低调,但却搞得极为隆重。这天一大早天色刚蒙蒙亮,杨家大宅就喧嚣起来,众人纷纷早起忙近忙出。再过得一会,婚庆公司、锣鼓队、歌舞团、京剧团、川剧团、杂技团纷纷到来,这些人加起来上百人,与预计会到贺的宾客数量相当。
这些都是宁可安排的。早在几个月前就在计划这些东西,几个节目穿插着表演,倒也极有看头,比当初她和杨林结婚的时候搞得喜庆多了。用宁可的话来说,不让大办没关系,咱们关起门来看表演,自己热闹自己的,总不犯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