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吏

作者:香葱豆腐

第九章 组织部那点事(三)



    ……

    杨柯刚走到楼下,那位热情的彝族青年热烈菲噶就迎了上来,笑着对他说道:“这么快就吃好了,我们的菜味道还不错吧?”

    杨柯点了点头,敷衍道:“味道挺好的!”

    “吃得好就行,我送您,对了,一定要记得我的名字,下次过来您直接叫我就行了!”

    “记住了,忘不了的,你名字太有特色了。”热烈什么玩意儿,当然有特色。热烈菲噶还以为杨柯真的记住了他,显得很高兴,殷切的在前面引路,并帮杨柯将车门打开,等杨柯的车开出老远,这实诚的彝族青年还在热情的挥手。

    回到家里,赵邀正在厨房里洗碗,沈云仙则在书房里写论文。杨柯看了看,走进厨房对赵邀说道:“等下给揭叔叔打个电话,有点事情跟他说。”

    在杨柯心中,刚才窦春风的话语的确触及到了他的底线,在和赵邀确定关系之后,沈云仙对他是极好的,当初在龙山工作的时候,经常打电话过来嘘寒问暖,好几次都打电话过来让他回家里吃饭,说是给他煲了汤,完全将他当成了半个儿子在对待。这样的做法,使他对沈云仙打心底尊敬,绝对不容许别人对她有半点亵渎。而且他和李和敏的想法是一致的,如同窦春风这样嘴巴不牢的人并不适合呆在干部二处,继续放任他这样口无遮拦下去,将会影响到组织部的形象和所有领导的形象。一旦真有人跟他较真,到时候顾及旧情的揭东平就会很被动。

    “爸爸还没回来,现在好像是在开常委会扩大会议,到底什么事啊?”赵邀诧异的问道。

    杨柯凑到赵邀耳边,小声的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一边,到得最后,一向淡然的赵邀都愤怒的捏起了拳头,若是窦老头在跟前,怕是就会立即朝对方打过去……

    与此同时,省委正在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讨论的话题仍然是压在所有领导心中如同巨石一般的盐城经济危机。

    武援朝面前的烟灰缸已经快满了,从会议开始到现在,他手中的烟几乎就没断过。

    作为省长,经济建设是他的正管工作,盐城爆发出经济危机,对赵长德下次换届当然会有影响,但对他也同样有影响,甚至比赵长德影响更大。

    此时他脑海中还回响着省委委员、阳城市委书记郑凯的话:“对盐城我是不太了解,我就说说阳城吧,给大家做个对比,同时也是做个简略的汇报吧。就地理位置上来说,阳城完全有不输于盐城的地理优势,甚至犹有过之。我们阳城市委开会讨论过,确定了要在五年之内打造一个科技领跑、项目争先、效益至上、四轮齐飞的新兴工业城市的目标,按照规划,将会是集电子科技研发、工业制造为一体。规划已经做好了,会在两年之内建设出一个基本轮廓,投入会比较大,还请领导们多多支持啊。当然,这个投入比起盐城来,就小得多了,这次来得匆忙,没将规划带过来,下次会递交省委讨论。”说完,郑凯转头目注洪伟说道:“洪书记,您可千万别误会,我们绝对没有和盐城争抢项目的意思。”

    郑凯满篇鬼话,什么开会讨论过、规划已经做好了这些都是虚的,阳城的市长乃是武援朝的人,这么大的动作,对方不可能不先跟他汇报的。在上午,赵长德曾和郑凯有过一次长谈,结合如今郑凯的话,大概就是说的这个了。这个动作中所蕴含的意思武援朝是懂的,放弃盐城,重新打造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替代,其实对他来讲,这个做法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起码比直接往盐城那个无底洞砸钱要理智些。

    看了看赵系的常委都在围绕着郑凯的话语发表看法,武援朝就明白,赵长德已经下定决心放弃盐城了。对在座的常委来说,不管是什么立场,在这个事情上的态度基本上都是一致的,都在心中默许了这种做法,毕竟,关系着西川在中央的地位下滑这一点上,不管是谁不管处于什么立场,其实都是栓在一条绳子上的。瞟了眼下边默不作声的洪伟一眼,武援朝心中有些无奈,盐城被放弃已成定局,而洪伟也即将调离,这样一来,原本就处于劣势的他,以后在省里又少了一条臂助。

    无奈的选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