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港姿态
三点半,座谈结束,一行人乘中巴到迅光港实地考察。
迅光港是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潘宝山站在码头上,看着作业区一片繁忙的景象,心里想的却全是松阳港。
“潘主任,迅光市处在瑞东经济最发达的瑞南地区,迅光港更是坐拥各种优势资源,无论是腹地支撑,还是交通便利方面,都是其他港口无法相比的。”梁法志道,“一直以来,瑞东沿海经济看迅光,已经成为共识。”
“迅光港发展起步早,先发优势已经呈现,站在全省的大局考虑,下一步,是如何把迅光港的各种优势效应辐射出龗去,带动绵之、长基、友同和松阳港齐步腾飞。”潘宝山道,“尤其是松阳港,这才刚刚起步,作为瑞东沿海港口的一北一南,如何能与迅光港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均衡发展,首尾呼应,是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潘主任,我说句现实一点的话,松阳港现在还未成形,想要达到南北呼应的局面,预期之长恐怕还不太好估算啊。”梁法志道,“即便是与之相邻、早已开港的友同港,也很疲弱,到现在为止吞吐量不过几千万吨,而且从增量来看,要想达到亿吨大港规模,还尚需很多时日,与我们迅光港不可同日而语啊。”
梁法志的话让潘宝山脊背一阵发凉,原因不只是梁法志所体现出来的大港姿态,而是其背后的潜意识思维:对瑞北港口的轻视和排斥,更别说还没有真正运行的松阳港了。
那么一来,下一步要推行全省港口优势互补、均衡发展,阻力会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