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天下

作者:他乡的灯火

第714章 观念



    兰苑海想了想,算了一笔账:“目前每个洋蛇灯的收购价是两元五角,成本大概在一元左右,人工达到一元五。如果组成合作社,那么每人每天大约可以生产十五个到二十个。

    不用多,就按照一个妇女每天生产十五个算,刨除管理成本,一个人也可以收入二十元以上。天!一个月就是六七百块钱?县里局长的薪水不过如此!”

    黄路攥紧双拳:“是呀,只要我们把这些产品都收购销售出去,刘家楼乡的老百姓完全没有必要走出去,在家里赚的钱就比出外打工多得多,这还没算集约化生产,节省下来的运营成本!”

    妇人有点发呆,一个月能够有六七百块钱的收入?这在刘家楼乡的村民看来,那是可望不可即的梦想:“真的真的可以赚钱?六七百块钱?哎呀妈呀,娃他爹要是回来了,我们家一个月就要赚上千块钱,比地里的收入还要多!”

    一直默不作声的甘丽倩也被这笔帐惊呆了,如果每一个农村的壮劳力,不不需要壮劳力,这种纸活老弱病残都可以搭把手!如果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可以赚到六七百块钱的月薪,那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此时肃州市市里公务员的薪水也不过几百块钱,像甘丽倩市长一个月才一千多。也就是说,如果刘教授的设想得以实现,肃州市的整个乡村,就会变成希望的田野!

    只是,刘教授的设想真的可以实现吗?这个才是最主要的问题,很多东西设想是美好的,但是实际**作起来,会有诸多的问题。眼下最关键的,就是销售!

    假如生产出众多的商品,却不过是自娱自乐,没有人前来收购,那才是灾难呢!仅凭民间艺术品供销公司那一百万,绝对是无法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此时刘枫的心中却是另外的想法,在他看来很多时候,三农问题实际上就是观念问题,像是这种传承了几千年的家庭式生产,早就被现代化大生产所淘汰。

    但是在这种穷乡僻壤,依旧还是顽强的存在着,制约着华夏农村的生产力。固然这种民间传承的手艺,为保留民俗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同样也没有大发展的前途。

    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产量!只有达到一定的产量,这种产品才具有了商品的价值,否则,充其量也就是小范围内娱人娱己的小玩意罢了。

    怎么样改变老百姓的观念,让他们从小农经济大踏步跨进商品经济社会,这正是黄路这样的大学生需要面对的问题,怎么样让老百姓放弃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就像前几年推广良种,推广化肥,很多人都认为,那些超高产的东西,吃着不香,不如从前的老种。追过化肥的粮食,吃着有毒,没有农家肥生产出来的东西纯净!

    这种观念在八亿农民中,有着广大的市场,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不使用良种,华夏一年的粮食产量会是多少?如果没有化肥的投入,以华夏耕种了数千年的贫瘠地力,还能生产多少粮食?

    很多在城里人眼中顺理成章的事情,拿到乡下,就变成了大逆不道!这种落后的观念,才是制约华夏八亿农民走上致富道路的死敌!大学生村官计划,就是要让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为落后的乡村带去一缕光!

    一缕科技之光,一缕商品经济之光,让老百姓认识到自己手里的东西也可以赚钱,也可以成为养家糊口的门路,这个就是黄路这些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甘丽倩忽然觉得,自己似乎应该到燕京党校接受再培训了,在这种愚昧落后的地方任职,似乎她的脑子也在走向僵化,很多新事物新观念,已经很难被女市长接受了!

    这个无疑给甘丽倩敲响了警钟!一个不能与时俱进的干部,想要带领当地老百姓走上富裕道路,那无疑是痴心妄想。甘丽倩看着面前和农妇侃侃而谈的刘教授,心中有了决定,回头一定要学习充实自己,绝对不能落伍!

    年画、钟馗画、农民画是最考校艺人本事的,面前这位老艺人一个劲摇头:“不行不行不行,画画这个东西,没有十几年的**练,是画不出好东西来的,那样的产品,想必公司也不会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