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父母心(三更)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分明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陛下。
  刘诏呵呵冷笑。
  你们吵架,关朕屁事!
  朕看热闹正看得津津有味,干什么突然将矛头对准朕!
  “陛下此言差矣!山河书院乃皇后娘娘创办,却不肯让礼部接管,不准礼部插手书院大小事情。如今《山河书院报》妖言惑众,陛下和皇后娘娘夫妻一体,陛下就该担起责任。”
  “妖言惑众?朕怎么没看到。朕只看到一群朝廷命官不顾体统,犹如市井泼妇吵嘴打架。这金銮殿啊,应该改名皇城菜市场才对。”
  礼部和御史台官员,纷纷低下头。
  有点丢脸。
  刘诏呵呵冷笑,“能懂得羞耻,也算有救。至于《山河书院报》,责令报业司督促报社整改。读书人写文章,得注意分寸啊!因为挑刺的人,都是你们同行!”
  撂下这句挑拨离间的话,刘诏果断退朝。
  朝堂上,暗流涌动。
  虽然皇帝刘诏的话不好听,但他说的是实话。
  历来挑刺的人,都是读书人的同行。
  至于帝王的态度,读书人自个不挑刺,皇帝也不会注意那么多。
  ……
  报业司接到命令,前往《山河书院报》调查。
  然后,京城各大报纸,不再报道两口子离婚官司,而是枪口一致对准朝堂官员,噗噗噗,发动猛烈攻击。
  读书人骂人,那都不叫骂人,那就显摆才华和知识积累。
  你说他骂人,他一个脏字都没有。
  只看到引经据典,各种明朝暗讽。
  各种点名不点名辱骂。
  朝臣愤怒了!
  不是只有你们有文化,本官一样有文化。
  洋洋洒洒,反驳文章很快出炉。
  结果没有报纸肯刊登官员们的文章。
  MMP,欺人太甚!
  你们有报纸了不起啊!
  京城的报纸不肯刊登,就找外地的报纸。
  江南报业乐疯了。
  他们早就想进军京城市场,奈何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这次,真是天赐良机。
  随着京城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富庶。京城一地,也成了各大商家必争之地。
  什么江南商行,岭南商行,西南商行,海外联合商行,北方商行,西北商行,甚至还有新成立的西凉商行……
  以及京城本土商行。
  这么多商行,在京城这片大地上竞争。
  绝对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报业也是竞争的一个点。
  江南报业抢得先机,一天时间内,就在报业司注册成立了江南报,登记了江南报业办公地点。
  各处挖人,加班加点,给足银钱,开足马力。
  熬夜一晚上,第二天,新鲜出炉的《江南报》登上了京城市场。
  第一场仗,就是和京城报业打擂台。
  为了打赢这场仗,江南商会斥巨资支持,各种造势。
  报童,报摊,这都是小意思。
  请戏班子,说书人,甚至青楼楚馆,全都加入了这场浩大的宣传攻势中。
  新出炉地《江南报》,像是一场狂风,席卷着京城报业市场。
  后来,有人把这件事称之为“江南速度”。
  借着《江南报》这个平台,官员同京城报业打起了口水仗。
  顾玖不关心口水仗,她很好奇《江南报》这波宣传攻势,这波出刊速度。
  “肯定有高人指点!厉害了!”
  “不愧是江南商会,敢想别人不敢想之事,敢做别人不敢做之事。胆大快速,舍得砸银子,有魄力。”
  顾玖对江南商会不吝啬赞美之词。
  当年,杨季整顿江南官场,江南商会受到波及,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没想到,转眼江南商会又爬了起来。而且果断调整策略,放弃国内土地利润,跟着大势走,到海外圈地盘,种粮食开矿,而且已经初见成效。
  据海外行营的报告,海外生意做得最红火的就是江南商会。
  汝阳公主占据数个城池,同江南商会也开展了*合作。
  顾玖想了想,吩咐下去,“明年办一场天下商会洽谈会。汝阳也该从海外回来了。”
  “娘娘想念公主,公主也一定想念娘娘!明年公主一定会回来的。”
  “本宫担心她在外面玩野了,乐不思蜀,不想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