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要么合作,要么死(三更)
        
 
  就怕引起大规模的民变。
  毕竟灾区某地,已经有反贼举旗造反。
  各大城镇,看起来似乎和往昔一样热闹,并没有受到灾情的影响。
  但是去棚户区看看,就会发现情况已经波及到城镇小民。
  粮价上涨,生活成本明显上升。
  找活干明显比往年难一些。
  不仅如此,物价上涨,工钱却没有上涨,并且比过去更加严苛。
  过去,绣娘干完绣活,默许可以将碎布头带回家。
  今年,各大秀坊严禁绣娘将碎布头带回家。一经发现,百分百辞退。
  毕竟碎布头也能卖点钱。
  碎布头可以用作给小儿做百衲衣,做手绢,做尿布,甚至可以卖给造纸工坊造纸。
  小民都很珍惜手头上的活,没人愿意在这个年月被人辞退。大家都很拼命的干活,比过去付出更多的精力,却无法得到更多的报酬。
  “生活艰难啊!”
  陈大昌走在大街上,随口发出一声感慨。
  不过,在艰难中,也有着微弱的变化。
  城外新建了一家木工工坊,招收大量木匠,学徒,工钱从优,包两餐。
  工坊第一批产品,就是各种型号的水车。
  有满足家庭使用的小型水车,一个人就能踩动。
  也有用于沟渠灌溉的中大型水车。
  还有用于各种工坊使用的改良版水车。
  水车一经退出,就受到官府的青睐。
  官府主动帮着推销,帮着水车下乡。
  因为官府终于找到了解决争夺水源冲突的根本办法。
  一架水车,足以解决这些问题。
  水车下乡,展示出强大的送水功能后,受到了广大村民的热烈欢迎。
  水车很贵,一架水车,少则二十两,多则上百两。
  木料,人工,技术,运输,租金,这些全都是成本。
  成本累积,自然便宜不了。
  一个村每家每户出点钱,大伙一凑,就能保证一个村一架水车。
  春耕要紧,水源就是天。
  就连平日最节俭的人,这个时候也不会心疼钱。
  这有了水车,才不会耽误今年的耕种。
  就这样,一个村一个村的推销,水车销量暴增。
  木工工坊不得不招聘更多的木匠学徒,赶工做水车。
  陈大昌看着水车上面不起眼的徽记,就知道这是四海商行的产业。
  只不过没有用四海商行的招牌。
  四海商行在江南一带,可不怎么受待见。
  江南商贸发达,从始至终,他们都不欢迎从北边来的,背景深厚的四海商行。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四海商行在江南的许多产业,都用了新的招牌,新的徽记。
  就像是土生土长的江南商行。
  靠着这个办法,四海商行的产业,在江南各地遍地开花。
  陈大昌出了城,去了寺庙。
  有妇人跪在佛前,虔诚祈祷。
  口中念念有词。
  陈大昌瞥了眼,了然一笑。
  江燕口中一顿,接着又继续祈祷。
  陈大昌去了后山,泡上一壶茶。
  鲜花盛开处,走来一位貌美妇人。
  “陈公公,幸会!多年不见,风采更胜往昔。”
  陈大昌示意江燕坐下说话,“该叫你什么呢?”
  “陈公公想怎么称呼我都成,我不介意。”
  陈大昌倒了一杯茶,放在江燕面前,“生了孩子,更美了啊!不知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是个姑娘。”
  “恭喜你喜得千金。”
  江燕低头冷笑,“陈公公约我出来,如果只是为了奚落我,我想我没必要继续留在这里。”
  “并不是奚落你,而是真心恭喜你。”
  “真心和假意,我会听不出来?你当我是蠢货吗?”江燕怒斥陈大昌。
  陈大昌抬手制止江燕,“闲话休提。咱家今日约你出来,是想问问你,周瑾何时上岸。”
  江燕讥讽一笑,“别说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上岸,就算我知道我也不可能告诉你。”
  “确定要拒绝合作?”陈大昌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这几年,周瑾的处境不太妙啊!你猜他还能嚣张几年?猜猜他,大概什么时候死?”
  “你休要吓唬我。这么多年过去,他没死,他还活得好好的。你想杀他,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