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风云记

作者:温岭闲人

0975引起轩然大波的论文



    所以说,任何时候,只要你帮官员说话,不管这官员做得怎么好,怎么对,都是不受欢迎的,因为既然权力不对等,官员的责任也不对等,老百姓发牢sā说错了,影响几近于无,官员一脚走错了,不知道要害死多少老百姓。

    骂官文化的存在,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在历史上,有职业精神的官员太少太少,而为了自己过好生活、为了赚钱的官太多,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ā银,乌纱帽可以直接标价拍卖。

    有人说,中国的官场没有政治,中国的情场没有爱情,这实在是一句深刻的高度概括。

    在我国的历史上,除了皇帝的乌纱帽,其他的官,差不多都可以用钱买,买官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不是吃饭饱没事干,是为了奴化老百姓,将他们当牛马,通过他们辛苦干活,为官员自己赚银子,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做官员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怎么可以赚到钱,首先是权力上牢牢地控制住你,让你除了帮官员赚钱,其他的路都是死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要想活命,就老实服从官员的权力,帮他们赚钱。

    到了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做官的这本老黄历,已经过气了,今天与历史,完全不能同日而语:首先没了皇帝,国家不再是个人的天下,权力也不再是个人的权力,再者说,在现代官场的制度里,权力被分摊,而且权力的目的,已经很明确:不再是帮皇帝与大官们赚钱,而是怎么通过这个权力,帮全体老百姓赚钱,所以,今天把做官的人叫做公仆和公务员。

    但是,归根结底来分析,今天的公务员,首先还是个官员,也就是说,他首先是掌握着老百姓生死大权的à刀人,其次才是一个替你服务的人,但问题是,按照我们理想的设置,官员首先要是个服务的人,其次仍是通过权力可以替老百姓服务的人,但在现实社会,基本上还不是这样,问题到底卡在哪里了呢?

    历史上的文化流毒,是个很大原因,因为今天的读书人,做官的人,衣服与帽子是今天的,但脑子里装的,多半还是古代的,官员是个法治概念,而公仆则纯粹是道德概念。

    我们不禁要问:今天真正有政治理想和职业精神的政fǔ官员吗?如果有,那到底有多少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流行的说法,读书也是为了做大官、挣大钱,据说现在又加了一条,叫娶美女。

    一个没有政治理想和职业精神的官员,他一定是个赚钱的机器,没有目标,没有职业精神,也就谈不上职业à守,一个既没有目标,又没有à守的人,手握天下公器,叫人如何放心?

    但骂官文化也有一个让人恐怖的后果,就是让官员与被管理者无理由地对立。

    但问题是,在我们这个情感化的国家,真正的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要求,你很难能推行下去,要推行,你也得首先戴上情感的帽子,有史以来,我们看到的国人,都为了兄弟的哥们义气去死,但很少有为了理性与真理而去死。

    但是,我们没有想到,权力一旦被套上了哥们义气式情感的帽子,马上就会沦落为官员的sī人工具,而不是为所有老百姓的公器,那么,利用权力去搜刮老百姓,为自己的亲戚、孩子、朋友捞取大笔钱财,让他们离开祖国,去国外生活,从此永远抛离本土,至少在道义上是合乎情理的。

    老百姓的反对,不过因为自己没有这个权力,这个权力带来的好处,没有落到自己头上,反贪官,是因为自己不是贪官,他根本没有反对权力本身,这样的反对,固然毫无意义,但我们真正要反对的,恰恰仅仅应该是权力本身。

    最近几年来,全国都在热喊解放思想,对于权力在握的官员,不在状态者不换状态就换人,顿时引来一片叫好之声。

    可是,以“不在状态者不换状态就换人”为例,你怎么去判定不在状态的人是个什么状态?这个无论如何不能有固定标准,它是个要圆就圆,要扁就扁的东西,你想要谁下课,要他进班房,都可以找出许多他不在状态的证据,因为这个标准的灵活性,比战争年代的游击战术还让人难以把握。

    所以,它完全可能和可以沦落为sī人打击报复的工具,作为普通的官员,他们的出路,一是努力做到,让自己在雷区里处于安全状态,二是假装,做足表面功夫,让自己看上去像是在安全状态,三是一不做,二不休,用情感与钱财去笼络高官,让自己躲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