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1知青之家
“肖部长,你说个地方,我马上过去”常宁说道。
“出了招待所的门往左,一直前行,第三个十字路口再往左,继续直行至第二个十字路口右转,前行约两百米,有一家酒店,名叫知青之家,我在那里等你。”
常宁咦了一声,“肖部长,你对这里很熟啊。”
肖兰笑道:“我在这里当过六年六年的下乡插队知青,算得上半个东道主呢。”
放下电话,常宁才想起谷芳芳说过,肖兰当年在九岭地区的乡下当过知青。
肖兰今年四十一岁,是西江省南江市人,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家有兄弟姐妹五个,肖兰排行老大,一九六八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南江市国营东方毛巾厂当质检员,一九六九年,二十一岁的肖兰为了让体弱多病的弟弟留在城里,毅然顶替弟弟下乡当了知青,在九岭地区的乡下一待就是六年,一九七五年,她的叔叔恢复工作以后,她才得以离开九岭地区,进入西江师范大学当了一名工农兵大学生,一九七八年,三十岁的肖兰,因为当付省长的叔叔而进入仕途,先在省政府办公厅工作,一九八一年调入省委宣传部,年底就晋升到正科级,一九八三年升为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付主任,一九八六年转任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可谓一路顺风,青云直上。
谷芳芳也向常宁介绍过肖兰的婚姻和家庭,她一九七八年结婚,丈夫也是南江市人,现在是省民政厅的一名付处长,两口子膝下育有一个十岁的女孩。
顺着肖兰所说的路径,常宁一路走去,很快便感受到了这江州市夜晚的习习凉风。
原来这江州市的夜晚也挺热闹的,说不上万家灯火,至少也是人流不断,九岭地区东接东闽省,南近南粤省,改革开放的春风,当然能吹进这九岭之地。
“知青之家”,好别致的名字,常宁虽然不属于上山下乡那一代,但也想像得出这酒店名的意义。
肖兰果然站在酒店门口,虽然避开了灯光,但一袭白衣白裙,让常宁一眼就看到了她。
“肖部长,常宁奉命应约而来,没有迟到吧。”常宁盯着肖兰的圆脸,微笑着说道。
“迟到了。”肖兰说着,转身就往酒店里走去。
常宁赶紧的跟了进去。
不断的有人跟肖兰打着招呼,仿佛,这里是她常来的地方。
来到二楼的一间小包厢里坐下,肖兰才解开了常宁心中的疑惑。
“这间酒店的老板娘,当年也是一个下乡知青,她在九岭整整待了十二年,一九八三年去了深圳,她老公是这里人,所以她前年从深圳回到这里,去年开了这家名叫知青酒家的酒店。”
常宁点头说道:“我说么,这酒店的风格,很像是从香港学来的。”
肖兰笑道:“没错,他们两口子去香港学过酒店方面的管理知识,这里的项目应尽应有,除了舞厅酒吧,上面还有最时新的卡拉OK,这样的酒店,咱们锦江还没有,就是在省城南江,顶多也不过三五家吧。”
常宁笑着说道:“肖部长,你是领导,这顿还是我请吧。”
“下一顿你再请吧。”肖兰说道。
“领导指示,我执行就是了。”
肖兰微微一笑,“这里没有领导,也不用叫肖部长了。”
“可是,该怎么称呼呢?”
盯了常宁一眼,肖兰说道:“我就学学谷芳芳,叫你小常,你就叫我兰姐吧。”
常宁听得心里直乐,学学谷芳芳,这话说得巧妙啊,兰姐?兰姐就兰姐,咱香港有一位兰姐,这里也有一位兰姐,不错嘛。
“行行,兰姐,我又多了一位姐姐了。”常宁笑道。
肖兰问道:“小常有很多姐姐吗?”
“嗯,很多。”
“很多是多少呀?”
“嗯,十个总有吧。”常宁本想实话实说,可他数学学得不好,一时还数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