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政府办主任

作者:晨风徐徐

第316章 旧情复燃6



 孙伏虎发言以后,这个事情就算是定下了调子。

 会议的第二个议程,则是就苍海县城中村进行整顿和改造。孙伏虎说:“城中村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苍海县城市建设的发展,大大小小的城中村存在。不仅不利于土地规划使用,而且还存在很大的治安安全隐患,另外城中村的老百姓,基本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也是我们社会的一员,改变他们的处境,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先请县委办就调查情况做个汇报吧。”

 赵亮亮拿着昨天晚上办公室加班形成的文字材料开始汇报起来:

 赵亮亮汇报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对城中村进行改造。我县“城中村”由于历史和管理体制等原因,规划管理无序,布局结构混乱,基础设施缺失,环境卫生、消防安全、治安计生等问题突出,道路*、污水横流、垃圾成堆、脏乱差的现象突出、电力通讯杂乱等现象严重,极大地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面貌。“城中村”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是建设文明、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保障,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力举措,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千秋工程。

 赵亮亮汇报第二个问题,城中村改造后将会给村民带来什么好处。我们认为城中村的改造至少有六个好处,一是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将城中村高、高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居住与商业办公兼容,各种市政配套设施齐全,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打造地方特色意义重大。二是有利于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旧房换成采光充足、通风良好、结构合理,水、电、暖、有线电视、天然气等居住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房。建成档次较高、设施齐全、功能配套的现代居住小区,促进城市社区“四化”即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四同步”促进城市社区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三是有利于构建管理新体制:随着城中村改造的*,有利于稳步推进村级管理体制转换,推动城中村“村改居”建成新型社区,建立相应的社区组织,实行社区统一管理,规范运行。四是有利于村民个人收入的提高。城中村改造后将成为功能齐全的综合区域,综合市场的建设给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为村民从事第三产业提供良好的区位优势,村民的个人收入将大大提高。切实解决“失地村民人往哪里去”面临的难题。进一步提高城郊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五是房产价值的改变:村民住宅转变为证件齐全的商品房。这些房产可进行租赁、自主或岀售、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住房条件的改变、区域优势及房产价值的提升、居住人群层次的提高,将会使村民的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和经营方式得到改变,从而使村民的经济收入、文明程度、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六是城中村群众的生活环境的改善,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其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作为城市居民同步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全面推行村民养老保障、合作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建设步伐,形成“教有所获、青有所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的社会化保障体系。城中村改造,是彻底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城市功能,繁荣城市经济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土地,为城市发展提供有效空间的迫切需要。已经上升为一项“民心工程”、“安民工程”、“恵民工程”从而造福子孙后代。

 赵亮亮汇报的第三个问题是,改造后达到的效果。我们预测我县的三个城中村改造后,一是能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增强群众文明意识,促使群众和谐向上,保障群众同享城市改革发展和文明进步成果,积极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二是进一步解决城乡并存的二元结构,促进城市的全面和谐发展。三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盘活土地使用效益,拓宽经济发展空间,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四是深化社会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优化社会公共管理方式,解决村民的居住、出行、医疗、教育、社保等保障问题。五是有利于建设城市新社区。城中村改造与开发,由“分散”走向集中,促进人居向社区集中、要素向产业集中。六是保证新的管理体制快速跟进,推动“村落变成社区”使郊区农村融入城市发展之中“农民真正变成市民”七是促进各项政策和配套服务到位,即在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及道路、燃气、电力、环卫等基础设施与城市配套共享,学校、医院、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健全,实现城乡全面对接。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