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厂长与小姐
赵亮亮说:“这样吧,我们先谈,谈不妥再放不迟。”
人群中有几个人说:“也行,也行。”
副局长孙富贵,在县委这次干部调整中也榜上有名,被明确为主任科员,级别由副科转为正科,这本来是个喜事,但是他贪心不足,想做局长。也难怪,前任未来之前他就有资格有想法,后来调来个镇党委书记李洪峰,党委书记毕竟资格老、地位高,他也就算了。这次他充满信心,又搬来市环保局一把手孙元高到曹洪亮跟前游说,估计这个环保局长是囊中之物,没想到结果出来,组织上安排了一个毛头小伙,让他心情一落千丈。几天来,他在设想怎样让这个小赵开局不利,威风扫地,以显示他孙富贵在环保局的举重若轻的重要份量。
想来想去,他认为给个没法解决的棘手的问题让他来处理,给他个下马威。于是他让自己的心腹悄悄到县造纸厂下游的沿河村,说环保局新来个局长,你们可借机会去闹一闹,可能会解决你们一些补贴。当孙富贵听说这两天沿河村有一老太得胃癌刚去世,他又出馊主意,除了泼水,还可带来空骨灰盒,让新任局长上班第一天就碰个悔气。并和接头人反复强调保密,承诺给予一笔经费支持。
之后就出现了今天早上精彩的一幕。
此时的孙富贵站正在自己办公室窗口,眺望着楼下的动静。楼下的活动,一切是按他的想像在进行,他得意的笑了。
环保局会议室。
赵亮亮:“今天是我来环保局第一天上班,在路上正愁来了之后从那里入手,感谢你们给我出了个题目,来,我就从解决你们的问题入手。哪位代表先说话。”
代表甲先开炮:“我们是沿河村的老百姓,洪河是我们村的一条中心河流,过去我们吃饭、动物喝水、稻田灌溉都是用的洪河的水,我们吃自来水了,但是这个水来自地下,靠河边不远,因此洪河的水都渗透到井里,所以我们还是吃的污染的水。吃了这个水,我们村里的人得癌症的多了,前两天去世的老太就是得胃癌去世的,今年才刚刚60岁。”
代表乙:“这条河为什么叫洪河,就是因为上游县造纸厂老是放红色的污水才叫它红河的,后来县地名办在下文时说,用红色的红太明显了,用行洪的洪比较好,所以才改为的洪。每当放水排污时,水红色臭,里面还有许多化学成分,刚才泼到你身上的就是从来河里灌来的,请您不要有意见。”
代表丙:“我们今天来上访,一是要求给我们多年来的汚染予以陪偿,二是以后不再向洪河排污,还我们纯净的河,干净的河。”
之后又有几个人发言,他们说的,大体都甲乙丙说的范围之中。
听着乡亲们的诉说,赵亮亮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群普通的农民,遭遇这么多的伤害,他们一直在向有关部门反映,可有谁真正关心过他们的生活?一家造纸厂带来多少效益,又给环境带来了多么大的破坏?县乡政府一直抓经济建设,可也要抓抓环境管理啊,要和谐发展啊。沿河村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家园失去了往日的宁静祥和,水不能喝,粮食不能吃,他们快要活不下去了,作为政府机构的诸如工业、水利、农业、民政和环保等部门,怎么没人下去查一查,给他们送去一点儿温暖和希望?也可能问了,但是没有解决问题。既然他们今天来找我,我就要竭尽全力调查清楚,尽可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弥补他们的心灵和身体所遭受的创伤!
赵亮亮问:“过去每次排污没陪偿吗?”
孙富贵说:“每次都有,但是造纸厂赔的很少,仅仅是打发他们而已,这次排污还没陪呢。关于这个问题做做工作倒是能解决的,倒是他们提出的,不许再让排污,是个大问题。”
孙富贵直接把难题点明,这也是前几任局长想做而无法做成的难题,他要看看这个刚出道的小伙子有什么绝招。同时也是提醒上访群众不要简单要点补偿算了。
赵亮亮问监察大队大队长何如有什么办法?
何如说:“这次排排污未陪偿,我们可以去环境监察,叫造纸厂尽快陪偿到位,至于不许排污,恐怕没有办法,因为上游下来只有一个洪河,如不让他们排,废水就没出路了。”
赵亮亮对着环保局的同志:“那就没办法了吗?”
孙富贵接着说:“有啊,一个是重新挖一条河,不走沿河村;还有一个是建一个污水处理厂,把污水处理达标后再对外排放。这个我们过去提过,可是投入较大,要上亿元,县里没有这么大财力,一直未同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