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章 河滨小镇
池水河上下游截流不难,本身河流流量不大河面不宽,加上两岸优越的地势使得截流很简单。恰恰是优越的地势让接下来的筑坝工作难度增加,不过有黔州省水电总公司和燕京市的共同施工,水电站的工期不会太久。
截流后沿池水河上下游诸多小镇受到影响,这些小镇都有着数百上千年历史,西南诸省之中黔州省自古以来封闭落后,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事实上黔道难远超蜀道。相比较而言,蜀中巴人上万年的历史让巴蜀省早早开发建设,黔州省要从巴蜀引进各种商品,其中最主要的无疑是盐巴。
池水河的河滨小镇,就是当年商道上的驿站、商品集散地、仓储中转站,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这些小镇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古代的蜀人入黔八成以上要走水路,尽管池水河汛期湍急枯水期水深难以行船,更有诸多急流险滩,和陆路交通比起来却是最佳坦途。
一座座河滨小镇上常年以来拉纤、撑船的人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职业,特别是截流后更是让他们连打渔都成了奢望,山上径流下来仅仅让池水河不断流。小镇上的老百姓到市里边要求补偿,要求和上游淹没区同等待遇。
小镇的诉求引发市委市政府争议,钟铁义正辞严:“讹诈!简直是对市委市政府的讹诈!他们从上世纪末蜀黔公路贯通后,就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修建水电站没有一分钱关系。我们不能助长此种行为,坚决打击刁民对国家的讹诈,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发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