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的艺术

作者:罗伯特·格林

第五章 天真情人



    而令《谋生之路》如此震撼人心,令卓别林在众多无声电影界的喜剧演员中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就是他在表演时流露出的令人怜惜的天真无邪。卓别林敏锐地感觉到了天真的魅力,于是他在后来的电影中把角色塑造得更加单纯。塑造这种性格的关键是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在《银行》中他扮演一个银行看门人。面对银行里抢劫的暴徒依然在天真地幻想着善行义举;在《典当商人》中,他饰演一个懵懵懂懂的小职员,围绕一个祖传时钟闹出了许多笑话:在《拿起武器》中,他扮演的是一个一战前线的士兵,在恐怖、血腥的战争面前表现得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在选定演员时,卓别林一定要让其他演员在体格上比他高大强壮,下意识地让他们成为威武强劲的代言人,而他自己则饰演那种像婴儿一般无助的角色。当他越来越深地陷入角色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角色和现实融合在一起。尽管他的童年充满苦难,但却常常使他深深迷醉(在电影《安乐街》中,他在好莱坞的影棚中复制了他童年时的伦敦街道)。他不信任成人的世界,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或者跟心境年轻的人接触。他有4任妻子,其中三个在跟他结婚时都不满20岁。

    与其他喜剧演员不同的是,卓别林在带来笑声的同时还引发同情。他流露出的无助之情使他像一只可怜的流浪狗一样引人心生怜悯,观众的笑中也饱含辛酸。人们都感觉到他的表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他那么真诚,的确在诉说着自己。《谋生之路》上映之后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便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演员。市场上出现了卓别林洋娃娃、漫画书、玩具,还有许多以他为蓝本创作的流行歌曲和短篇小说。他成了全世界的偶像。1921年,他离开英国后首次返乡,前来欢迎他的人成千上万,好像他是一个凯旋的将军。

    那些能够**广大观众、国家民族、全世界的伟大**者,都能作用于人们的潜意识,使人们产生一种难以言说、无法自抑的强烈情感。卓别林无心插柳,却击中要害。他发现通过暴露自己的软弱,告诉观众自己成人身躯后面是孩子般的天真无邪,就能蛊惑观众的情绪。20世纪初期,世界在迅速地激变。人们的工作越来越机械化、工作时间越来越长,生活变得像机器一样无情,一样冷漠。一战的大肆蹂躏和破坏加剧了这种状况。渴望变革成了这一时代最强烈的情绪。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呼唤那久已失去的、如金色天堂般美好的童年。

    卓别林的孩子气产生了相当大的**力,因为他让人们相信,生命曾经那样简单,那样纯真。人们得以暂时的,至少是在看电影的时候,找回失去的梦。在残酷无情、道德缺失的现代世界,纯真的魅力不可抵挡。打造这种形象的关键是你要非常认真严肃,就像喜剧中的那位率真先生一样,更重要的是要引发同情。外在的力量通常没有**力——它只会让我们害怕,或让我们嫉妒。最佳的**之路是展示你的柔弱和无助。但是不要表现得太明显。不要让人觉得你是在乞求怜悯和同情,这是**中的大忌。不要声言你是牺牲品或失败者,要通过你的举止,你的迷茫透露出来。自然流露的软弱会让你瞬间变得可爱,同时还能解除别人的戒心,让别人有种高高在上的满足感。自己处在软弱无助的位置上,让别人显得强势,让他们做威武强人,你就做天真的羊羔。这样,你不费吹灰之力就会博得别人的同情。一旦人们被这种感伤的柔情迷惑,他们就根本看不到你操控的本质。

    2.1842年,爱玛·克鲁齐出生在英国普利茅茨一个颇有声望的中产阶级家庭。她的父亲是作曲家、音乐教授,总是梦想自己的轻歌剧能获得全球性的成功。在所有的孩子中,他最喜欢爱玛:她是个快乐的孩子,活泼有趣,一头红发,小脸上长着可爱的小雀斑。她的父亲对她万般宠爱,许诺她长大之后就登台表演,以期成就声名。不幸的是,克鲁齐先生有着阴暗的一面:他是个冒险家,赌徒,还是个浪子。1849年,他抛家弃子去了美国。克鲁齐一家陷入困窘之中。人们善意地欺骗爱玛她的父亲在一次事故中死了,并把她送到修道院。爱玛深深地沉浸在失去父亲的悲痛中,陷在过去幸福的回忆中不能自拔,似乎自己还生活在父亲的宠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