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的艺术

作者:罗伯特·格林

第十四章 濒临边缘——极尽所能,加深魅惑



    1832年底,雨果的剧本要上演,雨果要去监督指导,指派角色。一位名叫朱丽娅·杜鲁埃的年方26岁的女演员在剧中扮演一个小角色。一向在女人面前谈笑风生的雨果,却发现自己在朱丽娅面前笨嘴拙舌,不知如何张口。她简直是他见过的最美丽的女人,而且她冷静从容的举止也使得雨果不敢造次。很明显,朱丽娅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雨果发现自己睡梦里想的全是她。她身边却不乏追求者,并且显然她对雨果本人和雨果的思想毫无兴趣。然而一天晚上,在演出结束之后,雨果送她回家,却发现她既不生气也不惊讶——她甚至还请他到她的寓所去。他当夜与她共赴云雨,之后他每天都在她那里过夜。

    雨果的脸上又开始有了笑颜。让他更加开心的是,朱丽娅辞去了剧场的工作,与以前的朋友断绝了来往,开始学习烹饪。她以前很喜欢美丽华贵的服装,也喜欢参加上流社会的交际活动,现在则成了雨果的秘书,很少离开他为她建造的寓所,终日只为他守候。可是过了一段时间,雨果又回到以前的生活方式,又开始与别人制造风流韵事。她并没有抱怨——只要他还记得回到她这里来,还知道她在为他守候。而事实上雨果对她越来越依赖。

    1843年,雨果心爱的女儿在一次事故中丧生,雨果变得极度消沉。唯一能使他走出悲伤的方法是结交新的情人,开始新的浪漫故事。于是没过多久,雨果爱上了一位名叫丽欧妮·多奈的年轻贵妇。之后雨果去看望朱丽娅的次数越来越少。几年后,丽欧妮觉得她肯定是最受雨果宠爱的人,于是就给他发了最后通牒:停止与朱丽娅的一切来往,否则他们就中断关系。雨果拒绝了。反过来他决定让两个女人进行一场竞赛:他继续与两人同时保持关系,几个月后,他的心会告诉他如何取舍,告诉他谁才是应该留在他身边的女人。丽欧妮不由怒火中烧.但是又没什么办法。她与雨果的关系已经毁掉了她的婚姻、她的社会地位,她除了雨果再无其他依靠。不过话说回来,她怎么会输呢——她正值青春妙龄,而朱丽娅却已长出了白发。于是她假意接受了竞争,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越来越暴躁,怨声连连,而朱丽娅表现得却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每当雨果到来,她都像平时一样温情款款,放下一切手中的事务,像母亲一样呵护雨果。

    这场竞争持续了数年之久。1851年,雨果与拿破仑·波拿巴的侄子,当时已是法国总统的路易·拿破仑产生矛盾。雨果措辞犀利,言挞语伐他对新闻业的独裁统治,而路易是个报复心极强的人。朱丽娅担心雨果的生命受到威胁,便想方设法把他藏在朋友家里,并且费尽心机地为他办理了一个假护照和一张安全通行证,把雨果乔装改扮并送到了布鲁塞尔。一切都依照朱丽娅的计划进行:几天后朱丽娅与雨果团聚,并把雨果最有价值的财宝带了出来。显而易见,她英勇的行为赢得了这场竞争。可是,当雨果在布鲁塞尔生活的新鲜感过去后,他又开始与其他女人瓜葛不断。朱丽娅一方面担心他的健康,一方面也担心若再同年轻貌美、风情万种的年轻尤物竞争,她不可能再有优势了,终于朱丽娅提出了平静却不容置疑的要求:不能再与女人风流,否则她将离他而去。雨果既感到无比震惊,同时又明白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认真的,于是彻底崩溃了。他那时已经是个老人了,但他跪在地上,手抚圣经,后来又把手放在他的著名小说《悲惨世界》上一再发誓,他再也不会到处留情,直到朱丽娅1883年去世,她对他的魔咒才算解除。

    解读:雨果对爱情的态度完全由他与他母亲之间的关系决定。他从未感受到完全的母爱,几乎与他相交的所有女人都在某种程度上与他母亲相似,也许他是在以奇特的方式弥补他心中爱的缺憾。当朱丽娅遇到雨果时。她不可能知道这些原委,但她肯定感觉出两件事情:一是他对生活极度失望,二是他从来没有完全成熟。他情感的冲动勃发以及他对关爱的渴望都表明,他并不是个成熟的男人,而是个无助的小孩。通过给予他从未拥有过的感情——那种完全的、毫无条件的母爱,朱丽娅在他生命的后半部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