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的艺术

作者:罗伯特·格林

第十四章 濒临边缘——极尽所能,加深魅惑



    对于雨果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朱丽娅从不作任何评价,当然更不会去指责。她给予他无边的关爱,回到她身边就像回到了**。在她面前,雨果真的变成了无忧无虑的小孩。他怎么会不爱她,怎么会离她而去?当她最后威胁说要离开他时,他就像个哭着喊着要找妈妈的小孩。最后她终于能够完全地掌控他。

    无条件的爱非常罕见,很难找寻,然而我们却都渴望得到,因为我们或者曾经体验过这种美好的感觉,或者它一直是我们心中的梦想。你并不需要像朱丽娅那样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你只需暗示出你无微不至的关心,你接受对方的一切,你满足对方的需求,这些就足够把对方放在类似婴儿的位置上。那种完全依赖的感觉也许会令对方感到些许的恐惧,他们也许会感到矛盾的潜流,也会感到有必要偶尔证明一下自己,雨果就是通过不断的风流韵事证明自己的强大。而他们对你的依恋却是无人能够改变,他们总要不断回来,因为跟你在一起,他们会觉得自己重新获得了那些已失去,或者从未得到的母爱。

    2.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1768年出生在布里塔尼.他在一个中世纪的古堡中长大。那座古堡既阴森又昏暗,他们一家人似乎是以一种与世隔绝的方式住在那里。夏多布里昂与姐姐露塞尔一起度过了大部分时光,他与姐姐的关系亲密无间,以至于流传着他们**的谣言。可是在他大约15岁的时候,一个名叫西尔菲的梦幻女人闯进了他的生活——他用自己的想象美化她,依据许多书中的形象把她想象成一切英杰、仙子、交际花的精华组合。他的脑海中总是回旋着她的形象、她的声音。很快她便与他讲话,开始倾心交谈。在他的想象中,她纯洁而高贵,可是他们在一起时却会做些不那么纯洁的事情。他们的关系持续达两年之久,直到他远赴巴黎。之后他的身边开始聚集许多有血有肉的真正情人。

    法国的公众对1790年的恐怖统治心有余悸,因此对夏多布里昂的第一部著作表示出热烈的欢迎,因为书中传达了一种新的思想。他的小说中充满了阴风凄凄的古堡、忧思重重的英雄、热情如火的女士。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除了没有潇洒俊逸的外表之外,夏多布里昂表现得完全与他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女人们开始为他疯狂——跟他在一起,她们可以逃避枯燥乏味的婚姻,亲身体验他笔下的**与浪漫。夏多布里昂因此获得“浪漫巫师”的绰号。尽管他已经成婚,尽管他是狂热的天主教徒,但他的风流韵事与日俱增。他的天性并不安分——他到中东去旅行,到美国去体验生活,他的足迹更是踏遍整个欧洲。但在哪里他都找不到他要寻觅的东西,也找不到他最理想的女人:一件风流韵事的新鲜感过去之后,他就会绝然离开。到了1807年,他已经历了不计其数的浪漫情事,然而他心里却仍有缺憾。于是他决定回到他乡下的庄园——鲁谷——静养一下。他的庄园里种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树种,使得他的领地就像他小说中的地方一样新奇。在那里他准备写回忆录,他认为这部回忆录一定会成为不朽的杰作。

    可是到了1817年,夏多布里昂的生活开始陷入无法收拾的破碎状态。金钱的问题使他不得不把庄园出售。已经年近50的他,突然感觉到自己江郎才尽、情思枯竭。那一年他去拜访了女作家斯达尔夫人,因为她当时已经病人膏肓,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在她身边呆了几天,与他同在的还有斯达尔夫人的密友朱丽娅·雷卡米埃。雷卡米埃夫人的风流韵事举世皆知。她嫁给了一个年老的男人,但他们并不住在一起。她曾把欧洲最知名、最富有的男人们伤到心神俱碎,而且人们还传言,尽管她勾引了这样出色的男子,但她实际上还是个处女。她现在已经年近40了,不过她仍然风姿绰约。对斯达尔夫人去世的哀伤把雷卡米埃和夏多布里昂联结在一起,他们成了好朋友。她全神贯注地听他讲话,抚慰他的感伤,回应他的哀愁,夏多布里昂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红颜知己。雷卡米埃夫人身上还透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她款款的步态、美妙的声音、明亮的眼神——不只一个人把她比喻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很快夏多布里昂心中便涌起了熊熊燃烧的欲望,一心想在肉体上占有她。